

(领导带头宣传)
(推介名优特产)
(外国友人观展)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恭王府作为北京最著名、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古建筑群,曾先后作为和珅、庆亲王永璘和恭亲王奕訢的宅邸,日均游客达3万余人次,是非遗文化展示最好的舞台。为做好文化扶贫工作,在文化部的指导下,恭王府博物馆和忻州市委、市政府共同策划了此次“文化遗产精品展示月”活动,充分发挥恭王府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保护基地和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工作职责和示范带头作用。
7月29至30日是我市参加山西忻州文化遗产精品展示月系列活动宣传日。我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尹新凤带领宣传展演团一行30多人,在恭王府进行文艺展演,并发放宣传资料,对我市进行文化旅游、特色农产品和招商引资宣传推介,欢迎更多企业家到我市投资兴业,助推我市经济发展。
政府搭台,助推非遗传承
我市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素有“经济重藩、全晋机枢”的称号,更有慧远故里、三班故里、晋贤故里、将军之乡、书画之乡、中国诗歌之乡、民间艺术之乡等“三里九乡”的美誉,原平凤秧歌、原平云胜锣鼓、原平八音会、原平炕围画、原平锅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丰富多彩,另外,剪纸、面塑、刺绣等炕头文化也各具特色,成为我市打造文化大市的靓丽名片。近年来,我市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秉持“传承珍贵文脉,守护精神家园”的信念,切实履行政府责任,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着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精心打造文化强市新高地,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不断强化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扎实推进非遗文化发展繁荣,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市积极开展农民诗曲社、农民书画展、文化下乡等活动。充分挖掘“慧远故里、三班故里、晋贤故里、将军之乡”等人文历史资源,发展名人文化产业;培育木雕、刺绣、面塑、剪纸等特色文化,开发具有比较优势的文化产品,充分展示了我市非遗的丰硕成果,为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储备了资源。
非遗传承人现场献技
展演现场,各类非遗节目悉数闪亮登场,精彩绝伦。听晋腔,品晋韵,睹晋艺,思晋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晋剧,作为中国戏曲的一部分,发展过程源远流长。我市青年表演艺术家樊补琴、杨美萍以精湛的演技,优美的唱腔,分别演唱了《大登殿》《拜寿》,让观众在赏心悦目的同时,不仅领略到慷慨激昂的历史故事,认识了三晋文化的深厚底蕴,还领略了戏曲造型美和韵律美的艺术魅力。
现场精彩不断,掌声不断,由我市著名的八音会演奏艺术家、省级非遗传承人卫明有表演的唢呐吹奏《走西口》《快乐农家》,游客则听得如痴如醉,意犹未尽。卫明有吹的一手好唢呐,他出生于唢呐世家,曾获山西省民间音乐大赛唢呐独奏一等奖,全国民间音乐大赛三等奖,全国民间音乐大赛管子独奏三等奖等荣誉,同时在我市首创了用管子吹奏歌曲的艺术形式。
凤秧歌在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中开演,飞舞的彩扇、夸张的身姿,更是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山西民间舞蹈“凤秧歌”,是山西原平市独有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凤秧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扎根于乡间沃土,绽放在田间地头、传统庙会,深受群众喜爱,作为一种地域性文化品牌,原平凤秧歌已经并继续显示着骄人的非遗魅力。
我市带来的展演节目异彩纷呈,艺人技巧超群,可谓视听盛宴,展现了极具原平特色的民风民俗,也全方位展示了原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参观展览,感受传统文化
除了现场表演,展览本身也精彩纷呈,展出的非遗作品按类、按项目分成一个个小区间展示,便于游客参观,每个展区前均有讲解员现场为游客讲解,介绍产品、项目的历史渊源和其代表的文化与历史。我市的传统手工艺品,虎头鞋、面塑、剪纸等展品精致美观,讲解员不时向游客介绍道:“这次展出的都是富有原平地方特色的精品,都是比较传统的展品,你看这些面塑上的人物、图案都有各自的历史,这些虎头鞋、剪纸,都体现了原平地方特色,是当地特色文化的代表。”我市的传统手工艺术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与文化内涵,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些传统的手工艺品体现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原平炕围画早已名声在外,在炕围画展区,前来欣赏观看的人络绎不绝,赞誉不断,游客不停地观摩、讨论、拍照,一个个驻足流连,纷纷表示观后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感染力量。炕围画是我国北方民居装饰美术的一种形式,特别是在晋北一带,炕围画非常普遍。其中,山西原平炕围画工艺水平最高,构图严谨,颜色亮丽,人物鲜活,画面生动,因此原平也被誉为“中国炕围画之乡”。原平炕围画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曾多次参加全国美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北京北海公园等单位收藏,其辉煌历史仍历历在目,让人心生流连。现在,原平炕围画正在由过去的实用型向艺术型转化,由民间工艺向文化产业转化。炕围画正在以崭新的艺术形式重新走进大众生活。
招商引资促发展
游客还可通过图板展示,从综合的壮哉原平到主导产业农业篇、工矿篇、文旅篇、圣人篇和故事篇,以及对原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多个招商引资项目的宣传推介,深入了解原平亲商、清商、悦商、融商、惠商、赢商的投资环境与投资领域。
原平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山西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里是发展实体经济的首选之所,传统工业项目和新兴潜力项目都可以落户建设。环境容量大、承载能力强、土地资源多,是开发区得天独厚的三大优势,适合用地多、体量大的产业企业入园发展。开发区招商引资项目主要有:山西同煤电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催化剂生产项目、山西佳诚液压有限公司矿用辅助设备及液压油缸项目、博天环境集团山西博兴原实业有限公司PPP项目等36个之多。开发区坚持“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方向,衷心期盼有识之士加盟,共同打造原平经济振兴的“主引擎”和投资创业的财富摇篮。
尹新凤部长带领演职人员向游客发送招商引资宣传资料,推介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展示“致力率先发展,建设富美原平”的城市形象,力促招商引资工作结硕果,全力助推经济发展。
名优特农产品种类丰富
恭王府景区出口长廊,热闹非凡,各个展区内都摆放了各地区颇具地域特色的特产和名牌产品,并附有项目介绍。为了让文化助力精准扶贫,恭王府的非遗精品长廊专门开放15个展馆用于展览、展销忻州14个区县的传统手工艺品、特色农副产品、地方特产等。在展览会上,除手工艺品外,我市还展示展销了原平锅魁、胡麻油等多种名、优、特产品,并接待了游客和客商的咨询和洽谈,客商对我市的精美手工艺品和土特产食品赞不绝口。经过推介交流,客商表示将作进一步项目对接。
尹新凤部长来到我市展位前,指导和了解企业参展的具体情况,向游客和客商积极推销我市的土特产品,并鼓励我市企业要以展览会为契机,了解市场、开发市场,树立我市农副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农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让我市名优特产通过景区走出山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全国各地都能品尝到原平名优特农产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珍贵的是保护和传承。我市借助恭王府宣传平台,充分发挥对外宣传原平、推介项目、推介产品的作用,以此更好地传承弘扬我市优秀文化,推动我市非遗工作迈上新台阶,促进文化交流和文化强市建设。“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以文化积淀蓄积发展力量,以产业融合推动经济发展,走好互促共赢之路,全力推动我市旅游和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