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委书记李俊明在偏关县就脱贫攻坚、文化旅游产业改革发展和基层党建等工作进行调研 |
2017-03-10 09:47 任逢春 忻州日报 |
3月8日,市委书记李俊明在偏关县,就脱贫攻坚、文化旅游产业改革发展和基层党建等工作进行调研。他强调,要冲刺脱贫攻坚,加快县城创卫,推进文旅产业发展,筑牢基层党建,全面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市委常委、秘书长崔建新,人行忻州市中心支行、市农委、市扶贫办负责人参加调研。 杨家窑大桥是209国道偏关堡子湾至五寨三岔段提标改建项目的控制性工程,李俊明实地察看进度听取介绍后,要求地方政府搞好服务创造最优环境,施工单位全力以赴安全生产,争取全线国庆竣工通车,助力偏关改善交通条件。已部分并网发电的华能偏关黑家庄20MW光伏项目,是场址区风电项目整体规划的三期工程,在高效利用土地的同时,实现了风光互补,效益显著。全部并网发电的新关镇贺家山村分布式村级光伏扶贫联合电站和分布式户用光伏扶贫电站,已经成为贺家山村民脱贫增收的主导产业,李俊明实地察看了村民蒙永厚家的发电设施,详细了解建设、运维、收益模式后指出,贺家山分布式户用光伏电站以项目为载体,建立起了相对稳定的利益共享机制,是“五位一体”模式创新的好形式。 尚峪乡赵家沟村依山就势建设马铃薯储藏窑、雨水收集井,李俊明实地察看后,肯定了因地制宜改善环境、带动农民增收的举措。在了解村委会组织活动开展、第一书记工作、村医疗卫生条件后,李俊明随机走访慰问了贫困退出户赵二小,详细了解群众脱贫增收情况。走进天峰坪镇黑豆埝村绿意盎然的温室大棚,仿佛进入春夏时节,葡萄已经坐果、油桃开始成形。李俊明详细询问大棚产出和入股贫困户分红情况,鼓励合作社发起人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扩大规模,吸收带动更多有信心、有能力的贫困村民加入合作社增收脱贫。 原名虎头墩的偏关护城楼,2014年复修竣工后,不仅有了雄伟挺拔的仿古城楼,而且成为资料丰富文物众多的偏关县博物馆。护宁寺景区位于黄河娘娘滩与老牛湾中间地段,与内蒙准格尔旗隔河相望,是黄河·长城边塞风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李俊明实地考察、详细了解有关情况后指出,偏头关是内长城的外三关之首,长城偏关段又地处内外长城的交汇处,与黄河并行,资源类型完整,要理直气壮打响长城这张世界文化遗产牌,叫响长城黄河品牌,打好组合拳与结合牌,实现资源整合、品牌提升。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李俊明强调,今年是偏关县脱贫攻坚的冲刺之年,做好各项工作对于确保实现2018年整县脱贫出列至关重要,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按照先难后易的原则,以终为始,倒排工期,未雨绸缪,重点推进易地移民搬迁、产业扶贫、金融扶贫三项工作。要与保障性住房政策相衔接,及早谋划精准实施易地搬迁任务。要善于抓住政策机遇,坚持“五位一体”推进金融扶贫,各方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其能,合力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实现脱贫目标。他指出,偏关县要全力加快创卫进程,要从全市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创卫工作的紧迫性,创卫是一项环境工程、民生工程,也是干部作风转变工程,要从规划编制开始,按照时间节点,抓好今年各项工作。 李俊明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市文化旅游产业改革发展大会精神,突出文化和旅游的结合与融合,突出产业发展,突出改革发展。要按照市委提出的文旅产业发展“六句话”总要求,立足偏关县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区的定位,打好长城黄河的组合拳、结合牌,进一步解放思想总结经验,依法合规选择合作主体,引进战略投资,整合偏关独具特色的长城资源和黄河资源,叫响提升品牌,推进全域旅游。 李俊明强调,办好忻州的事、办好偏关的事,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全面从严治党。要加强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县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展现新班子的新作风和新作为,回应人民期待,落实市委要求。县委书记作为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要把基层党建工作紧紧抓在手上,认真履行第一责任,切实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夯实党在农村的领导基础,为全面脱贫、全面小康提供强大的组织保证。 李俊明指出,春耕备耕在即,各级有关部门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尊重农民意愿,吃透政策标准,调整种植结构。要切实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把森林防火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各部门要组织开展秸秆禁烧专项行动,曝光典型,杜绝火灾隐患,铲除大气污染源头。 |